第七章 健康从人体规律出发
作者 黎黍匀
第三节 病从肠胃来
很多慢性疾病可以发现其根源来自肠胃问题。
医学界调查表明,年轻人很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等疾病,而患有的大多数是肠胃炎类疾病,即消化系统的疾病。而中老年人多患高血压、血脂血粘高、风湿、骨质增生、糖尿病等慢性病。
我们在观察了中老人病历本的时候,发现都有肠胃类疾病记录,而且存在肠胃疾病和高血压同时存在的情况。
那么,肠胃疾病在各种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慢性病是否应该有个过程:从单一到复杂,从一种到多种疾病发生?
经过阅读研究中国30多个城市以及世界各国的慢性病调查,我发现了线索:
一是目前所有的慢性病调查有的错误倾向,就是都以患者最严重的疾病为主,不严重仍然存在的疾病不作记录,给人造成似乎是该人只患一种病误区。
二是发现消化系统疾病几乎都存在慢性病患者身上。也就是说,慢性病有可能是有顺序发生的,只是我们没有留意而已。
为了明确慢性病发病顺序,我们首先收集了全球各国有代表性的国家慢性病死亡记录。
此外还有中国十几个省份的慢性病调查报告。我们发现,慢性病死亡人群,最集中的是循环系统的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的癌症、呼吸系统的感染和癌症、内分泌系统的糖尿病。也就是说,从死亡角度来说,以上系统是最容易受到慢性病攻击的,并是所有慢性病中导致死亡最快的。但是,是不是最早发生疾病的系统呢?毕竟,最早发生的疾病不一定是最早导致死亡的疾病,可是许多慢性病调查报告并不显示这一点。
在分析中国十几个省份的慢性病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目前调查到的人群患有慢性病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方面。
《广东省2004年城乡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状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21个区(县)18~69岁的常住居民,以入户方式询问被调查者过去一年内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共调查居民7650人,其慢性病人次患病率为84.78%(6 486/7 650),平均每人患有2.05种慢性病。慢性病患病率最高的前5位慢性病依次是口腔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颈腰部疾病、骨关节疾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口腔疾病、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和颈腰部疾病等是威胁广东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慢性病防治的重点疾病(《华南预防医学》2007年05期,宋秀玲、马文军、许燕君等人)。
从江西省2000年《江西省居民卫生服务调查报告》了解到,报告中调查抽取了11个地市,共调查住户8338户,调查人口38983人。调查人口中半年内患慢性病患病例数2554人,按患病人数计算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5.63%。
表9-1 江西省前六种慢性病构成
疾病名称 |
合计人数(人) |
构成(%) |
男性(人) |
女性(人) |
急慢性胃肠炎 |
163 |
6.38 |
93 |
70 |
慢性支气管炎 |
130 |
5.09 |
90 |
40 |
胆结石和胆囊炎 |
126 |
4.93 |
50 |
76 |
合计(急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症+胆结石和胆囊炎)11.47
|
高血压病 |
205 |
8.03 |
106 |
99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169 |
6.62 |
65 |
104 |
椎间盘疾病 |
114 |
4.46 |
62 |
52 |
其他慢性病 |
1647 |
64.49 |
874 |
773 |
合计 |
2554 |
100.00 |
1340 |
1214 |
慢性病患病率的疾病构成,从表中分析知道,合计急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症、胆结石和胆囊炎构成比率,为11.47%,消化系统属于最多。
根据福建省卫生厅2005年的《福建省卫生服务调查报告》。调查共涉及8个县(市)、40个样板乡镇、80个样本村的4800户人家。
表 9-2 福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前十名
疾病名称 |
构成(%) |
疾病名称 |
构成(%) |
消化系统疾病 |
3.76% |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0.91% |
运动系统疾病 |
3.28% |
损伤和中毒 |
0.69% |
循环系统疾病 |
3.27% |
内、营、代和免疫系统疾病 |
0.59% |
呼吸系统疾病 |
1.72% |
精神系统疾病 |
0.49% |
神经系统疾病 |
1.05% |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
0.41% |
合计 |
16.17% |
|
|
在上表发现,慢性病患病率消化系统疾病位居第一。
2003年陕西省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居民慢性病按病种排位前三位依次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急慢性胃肠炎、胆结石和胆囊炎、贫血、消化性疾病的总和,为19.2%,高于循环系统(高血压病、脑血管病)18.7%。
如表9-3:
表9-3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前十名
疾病名称 |
构成(%) |
疾病名称 |
构成(%) |
高血压病 |
14.3%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4.0% |
急慢性胃肠炎 |
10.2% |
椎间盘疾病 |
3.7% |
胆结石和胆囊炎 |
4.5% |
糖尿病 |
3.6% |
脑血管病 |
4.4% |
贫血 |
2.5% |
慢性阻塞性肺炎 |
4.3% |
消化性疾病 |
2.0% |
合计 |
53.5% |
|
|
此外,我们也通过1633人的慢性病调查,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主要方式有治疗检查报告(如血压、 X线、心电图、 B超、血糖、肝功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医生诊断、虹膜测试、手诊、面诊、肚脐诊等。
结果如下:
表9-4 系统疾病与调查相关疾病数量表
系统疾病 |
数量 |
系统疾病 |
数量 |
消化系统疾病 |
1633 |
内分泌系统疾病 |
734 |
免疫系统疾病 |
860 |
呼吸系统疾病 |
731(污染区严重) |
神经系统疾病 |
1001 |
运动系统疾病 |
361 |
循环系统疾病 |
804 |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470 |
由上表数据发现,人体慢性病的发病顺序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其中以消化系统的疾病最多。统计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问卷调查某省份数据发现,慢性病发病最多的也是集中在消化系统。由于各地饮食、生活方式等有不同的差异,其他系统慢性病的数据一般存在较大的误差。
临床和调查都证明,消化系统是所有系统中最早发病的。即消化系统是最早发生慢性病的系统。
如果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或者发病,首先是肠胃出现亚健康状态或发病,然后逐渐影响到全身。不过,到了第五个系统开始,慢性病的发病可能出现全身性发生。
即人体八大系统慢性病发生的顺序为:
实际上,每个系统都有最长的承受期限,比如肠胃功能可以有12年,免疫系统最长承受期限是20年。如果在初期一两年出现不良现象,人体一般不会有特别的症状表现,即处在潜伏期,直到病重症状才被发现,但是那时患者往往要付出较大的治疗代价。但是,临床又发现,如果人体的八大系统已经病变到第五个系统还没有进行纠正,八大系统将全面出现病变症状。
如2005年,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调查时发现,有不少居民已经患上多种慢性病,还一无所知。患有10种慢性病的是一名78岁的男性老者,还有一名患有9种慢性病的58岁女性。这两位居民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胆结石等众多慢性疾病。调查显示,24.8%的男性和23.1%的女性自知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但也有不少人得了慢性病,自己却一无所知。
根据人体慢性病的发病顺序知道,消化系统是人体的第一系统,有且只有当消化系统出现病变时,才会引发其他系统的病变;病变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病种到多样病种,从一系统到多系统,逐步形成复杂的慢性疾病。消化系统的代表器官是胃和肠,人体八大系统慢性疾病的发病顺序以此简称为“肠胃中心论”,即慢性病是以肠胃为中心,逐步形成并扩散到各个系统的,当其他系统出现病变时,肠胃是首先进入疾病状态或发生病变的;相反,如果消化系统得到健康保养,健康也得以康复和保证(详见论文《慢性病发病机理的初步探讨》,《蛇志》2007年第1期或《肠胃决定健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八大系统是处于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可以不断地重复“健康—亚健康—疾病—痊愈—健康”的循环。随着患者用药、营养食品的治疗过程,人体各个系统会自动出现调整现象。不可一成不变。肠胃中心论揭示了慢性病发生的规律,同样也揭示了人体健康的规律,肠胃的好坏影响我们体质健康的程度。
所以,肠胃决定健康、肠胃决定长寿属于影响我们健康的一个重要定律。
|